“以鱼养河”,开启东台生态经济新模式
文章来源:东台日报 发布者:admin 点击率:2462 发布日期:2020-09-14
【 文字大小:    】   【视力保护:        】

随着“河长制”工作的不断深入,我市成功探索出“以鱼养河”治河新模式,即通过科学配比鱼类投放品种,利用水生杂草为天然饵料,以水养鱼,以鱼净水,实现河道生态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格局。截至目前,我市投资127.4万元,投放鱼苗77万尾逾10万公斤,共打造“以鱼养河”河道136条,长度332.28公里,其中镇级河道85条,村级河道51条。


作为外来入侵物种,水葫芦等水生杂草在我市河流中较为常见。每年清明过后,随着气温不断升高,水生杂草长势迅猛,部分河道水秧花、水葫芦满河集聚现象十分严重,成为水环境治理的“老大难”,每年都要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进行水生杂草打捞,却总不能得到根除。



三年前,唐洋镇临灶村几位村民自发买来鲢鱼、草鱼等鱼苗投放到河里,确实对河面环境起到了改善作用,但由于管理、产权等多方原因让群众产生“疑虑”,没有坚持下来。面对这一现象,我市河长办没有知难而退,而是从探索多元模式入手,统一村民思想,建立利益链,让村民在受惠中自发提高积极性。



2018年春,唐洋镇、溱东镇、五烈镇试点实施“以鱼养河”,当年投资近14万元,购买草鲲、鳊鱼、草鲢等草食性、滤食性鱼苗6万尾投放,成功打造“以鱼养河”河道19条。其中,镇级河道10条,采取集体筹集资金,沿河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;村级河道9条,采用沿河群众自愿参与、认股筹资、按股收益的方式,在部分河道因地制宜开展工作。经过一年多的试验,三镇投放鱼苗的河道环境大变样——原来难以根除的水秧花和水葫芦已不见踪影,河道的水质得到提升,水体富营养化程度有效降低。值得一提的是,“以鱼养河”资金采取村民自筹为主,集体资金、政府补贴为辅,与以前一条河道每年几万元的河道保洁费相比,大大降低。

据测算,鱼苗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储存一定比例的氮、磷,每增长1公斤就能消耗近50公斤水草,一尾鱼苗每年长3-4公斤,可吃掉150公斤左右的水草。假设每条河投放2000尾鱼苗,一年可清理水生杂草300吨。

针对“以鱼养河”取得的综合效益,我市及时组织各镇区观摩学习,并于今年开始在全市面上推广,要求各镇区至少落实一条河道开展“以鱼养河”工作。

安丰镇、弶港镇、时堰镇、头灶镇、五烈镇、高新区、西溪景区的河道均由沿河群众自愿参与、认股筹资;东台镇、富安镇、南沈灶镇、三仓镇由镇政府或村组牵头实施“以鱼养河”,集体统一出资,老百姓受益;梁垛镇河道以集体筹集和村民自筹为主;唐洋镇在集体筹集和村民自筹基础上,乡贤能人踊跃出资支持家乡“以鱼养河”工作;新街镇和许河镇对部分实施“以鱼养河”的河道追加近一半补贴,减轻村民、集体负担。各镇区结合自身实际制定“路子”,“以鱼养河”逐渐多元化。

我市在总结试点经验过程中发现,并非所有河道都适宜开展“以鱼养河”,有些河道水质、水体深度达不到要求,投入的鱼苗无法存活,只有近几年疏浚治理的灌水河道、深中沟、生态河道具备较好的养鱼条件。在此基础上,我市为城乡重点河道水域划定养殖区,科学实施渔业增殖放流。每年春夏时节投放各类鱼苗,增强水体自净能力,改善水质。同时,加强后续管理,常态化巡查值守河道水域,会同司法机关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,对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,确保放流鱼苗得到保护。


上一条新闻:人民日报客户端:江苏七部门联合部署      下一条新闻:新华社:各地已设立乡、村级河长湖长      
【加入收藏】 【打印此文】 【关闭】   

地址:江苏省东台市广场路6号 邮编:224200 联系电话:0515-85212719 85212213 联系传真:0515-85280775
CopyRight © www.dtslsw.cn 东台水利(水务)信息网 .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:苏ICP备17035151号